糖尿病脚什么意思
糖尿病脚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足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并发症的综合表现,属于糖尿病足病的俗称。
1、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足部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减退或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足部麻木、刺痛或对温度感知迟钝,容易因外伤未及时察觉而加重损伤。日常需定期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避免赤足行走。
2、血管病变
糖尿病可引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足部供血不足。表现为足部皮肤苍白、发凉,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能导致组织缺血坏死,需通过血管超声评估血流情况。
3、感染风险
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足部微小伤口可能快速进展为深部感染。常见症状包括红肿、渗液、发热,甚至发展为骨髓炎。早期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控制感染。
4、溃疡形成
神经与血管双重损伤会导致足底压力分布异常,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溃疡好发于足趾、足跟等受压部位,需通过清创联合敷料如藻酸盐敷料、银离子敷料促进愈合。
5、坏疽风险
严重缺血和感染可能引发干性或湿性坏疽,表现为组织发黑、恶臭。此时需紧急处理,必要时行截趾或截肢手术以阻止感染扩散。术后需严格血糖管理预防复发。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选择透气舒适的鞋袜,避免修剪趾甲过深;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筛查;出现足部红肿、疼痛或伤口不愈时须立即就医,禁止自行处理创面。建议每年至少接受一次专业足病医师的全面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截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