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通常指脊髓灰质炎,可通过观察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发热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疫苗接种史分析。
1、肢体无力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运动神经元,早期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突发弛缓性瘫痪,患儿可能出现行走困难、站立不稳。部分病例伴随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感觉功能通常正常。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运动能力的变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肌电图检查。
2、肌肉萎缩
疾病进展期可见受累肢体肌肉体积缩小,尤其以股四头肌、胫骨前肌等部位明显。萎缩通常在发病后2-4周出现,可能伴随肌束震颤。这种不可逆的神经损伤需通过康复训练延缓进展,家长应定期帮助孩子进行被动关节活动。
3、发热症状
前驱期可能出现38-39℃中低热,持续1-3天,部分患儿伴有咽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此阶段病毒正在复制增殖,具有较强传染性。家长需隔离患儿并监测体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的药物。
4、脑膜刺激征
少数重症病例会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表现,提示病毒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患儿可能伴随呕吐、嗜睡等症状,此时需紧急进行脑脊液检查,必要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5、呼吸障碍
当病变累及延髓呼吸中枢时,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表现为呼吸浅快、矛盾呼吸等危象。这种情况需要立即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家长发现孩子呼吸异常时须即刻呼叫急救。
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时接种脊灰疫苗,我国现行免疫程序要求在2、3、4月龄各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4岁时加强1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患者排泄物,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家长应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等信息,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