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糜烂胃炎严重吗
出血性糜烂胃炎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经规范治疗可控制,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出血性糜烂胃炎是胃黏膜表层损伤伴出血的炎症状态,其严重程度与病变范围、出血量及基础疾病相关。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餐后上腹隐痛或黑便,胃镜下可见散在点状糜烂,通过抑酸护胃治疗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配合饮食调整,通常2-4周可愈合。部分患者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或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出现广泛黏膜糜烂伴活动性渗血,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及血痂附着,这类情况需住院进行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极少数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或门脉高压导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能出现呕血、休克等危急表现,此时属于消化系统急症,需立即输血并实施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止血。合并肝硬化、血液病等基础疾病者,病情进展风险显著增加,远期可能发展为胃溃疡甚至穿孔。
出血性糜烂胃炎患者应严格禁酒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分5-6次进食软烂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完成四联疗法14天疗程。出现呕血、晕厥或持续黑便时应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