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眩晕有哪些
中药治疗眩晕主要有天麻钩藤颗粒、眩晕宁片、半夏天麻丸、正天丸、养血清脑颗粒等。眩晕可能与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痰湿中阻、肾精亏虚、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旋转、站立不稳等症状。
1、天麻钩藤颗粒
天麻钩藤颗粒由天麻、钩藤、石决明等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肝阳上亢多因情绪激动、长期熬夜导致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患者常伴有头痛、面红耳赤、易怒等症状。使用时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孕妇慎用。
2、眩晕宁片
眩晕宁片含泽泻、白术、茯苓等成分,能健脾利湿、化痰止眩,主治痰湿中阻型眩晕。痰湿中阻多因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导致水湿停聚,患者常见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舌苔厚腻。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避免加重痰湿。
3、半夏天麻丸
半夏天麻丸以半夏、天麻为主药,可燥湿化痰、息风止眩,针对痰浊上扰引起的眩晕。此类患者多因脾虚湿盛或外感湿邪,症状多见眩晕伴呕吐痰涎、胸脘痞闷。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4、正天丸
正天丸含有川芎、白芷、细辛等,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阻络型眩晕。瘀血阻络常因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表现为眩晕如针刺、面色晦暗、舌有瘀斑。月经期女性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5、养血清脑颗粒
养血清脑颗粒含当归、熟地黄、黄芪等补益药材,可益气养血、滋阴安神,适合气血两虚或肾精不足型眩晕。此类患者多因久病体弱或过度劳累,常见眩晕乏力、心悸失眠、耳鸣健忘。感冒发热时不宜服用。
眩晕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适当食用山药、莲子、黑芝麻等健脾益肾食材;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坐下或卧床休息,防止跌倒;长期反复眩晕或伴随严重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病变。中药使用须经中医师辨证后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配伍或长期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