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脱臼症状是什么
胳膊脱臼的症状主要有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肿胀和麻木感。胳膊脱臼通常由外伤、关节松弛、先天性发育异常、肌肉力量失衡和重复性劳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损伤。
1、疼痛
胳膊脱臼后关节囊和周围韧带被撕裂,会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在活动时加重,可能放射至肩部或手部。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配合冰敷减少局部出血。慢性脱臼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
2、关节畸形
脱臼关节会出现明显的外观异常,如肩关节前脱位时呈现方肩畸形,肘关节后脱位时尺骨鹰嘴突出。触摸可发现关节头脱离正常位置。需通过X线检查确认脱臼类型,避免误诊。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关节盂唇损伤或骨折。
3、活动受限
由于关节结构错位和肌肉保护性痉挛,患肢无法完成正常活动范围。肩关节脱臼时上肢呈外展内旋位固定,肘关节脱臼时前臂处于半屈曲状态。强行活动可能导致血管神经损伤,须在麻醉下进行专业复位。
4、肿胀
关节周围软组织在损伤后会出现炎性反应,导致局部肿胀和皮肤发红。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可能伴随关节腔积血。急性期可抬高患肢并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5、麻木感
脱臼的关节可能压迫或牵拉周围神经,引发手臂麻木或刺痛感。常见于腋神经损伤导致的三角肌区域感觉异常,或尺神经受压引起的小指麻木。需进行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严重者需手术探查松解。
胳膊脱臼后应保持患肢制动,用三角巾或支具临时固定,避免晃动加重损伤。复位后需进行3-4周关节固定,期间可做握拳等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力量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软组织修复。日常注意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中老年患者需预防骨质疏松。若出现反复脱臼需考虑关节囊修补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