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的症状及危害是什么
心律不齐的症状可能包括心悸、胸闷、头晕,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的危害主要有诱发血栓、加重心脏疾病、增加猝死风险等。心律不齐通常由心脏传导异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心悸
心悸是心律不齐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感觉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生理性心悸可能与情绪紧张、剧烈运动有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病理性心悸可能与房颤、室性早搏等疾病有关,常伴随出汗、乏力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或胺碘酮片等药物控制。
2、胸闷
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引发胸闷或胸痛。偶发胸闷可能与熬夜、咖啡因摄入过量有关,建议调整生活方式。持续性胸闷需警惕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可能伴随呼吸困难,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后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盐酸地尔硫卓片等药物治疗。
3、头晕
脑供血不足时可能出现头晕,常见于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轻度头晕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相关,建议缓慢改变体位。严重头晕伴随黑朦时,可能需安装心脏起搏器,病理性头晕常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4、晕厥
严重心律不齐可能导致短暂意识丧失,常见于室速或长QT综合征。晕厥前可能出现视物模糊、恶心等先兆症状,需立即平卧防止摔伤。此类情况需紧急就医,可能需进行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同时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律不齐可导致心脏结构改变,最终引发心力衰竭。早期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晚期可出现端坐呼吸。治疗需联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片及强心药如地高辛片,同时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变化。
心律不齐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酒精、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每日监测脉搏并记录异常症状。建议选择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若出现持续心悸伴胸痛、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等检查,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