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溶血症是什么意思
婴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主要有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其他血型系统不合等原因。
1、ABO血型不合
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母体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确诊需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治疗包括蓝光照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严重时需换血治疗。
2、Rh血型不合
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D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该类型病情较重,可能导致胎儿水肿、死胎,新生儿可出现重度黄疸和贫血。产前需监测母体抗体效价,新生儿需积极进行换血治疗,必要时配合白蛋白输注。
3、其他血型系统不合
包括Kell、Duffy等稀有血型系统不合引发的溶血,临床表现与ABO血型不合类似但更为隐匿。诊断需依赖特殊抗体筛查,治疗原则与常见血型不合相同,需根据溶血程度选择光疗或换血疗法。
4、发病机制
母体产生的IgG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形成致敏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大量红细胞破坏后产生未结合胆红素,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时即出现病理性黄疸。
5、预防措施
Rh阴性孕妇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胎儿后72小时内需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致敏。ABO血型不合尚无有效预防方法,但可通过产前抗体筛查预测风险,新生儿出生后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
对于确诊婴儿溶血症的新生儿,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光疗等治疗,按需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脱水加重黄疸。出院后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计数,观察有无贫血反弹。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监测黄疸变化,必要时暂停母乳3天以鉴别母乳性黄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