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如何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该病可能与乳腺导管阻塞、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乳头溢液等症状。
1、药物治疗
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若伴随明显炎症反应,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中药调理如乳癖消片、小金丸等也有助于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评估疗效。
2、穿刺引流
对于形成局限性脓肿的病例,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吸脓液,并局部注射抗生素如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该方法创伤小但可能需重复进行,适用于脓肿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全身感染症状者。术后需加压包扎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3、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或病变范围较大时需行病灶切除术,包括乳腺区段切除或导管切除术。术中需彻底清除病变导管及周围炎性组织,术后留置引流管。对于合并乳头内陷者可能需同期行乳头成形术。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排除恶性肿瘤。
4、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可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超短波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微波治疗有助于肿块软化。物理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高温烫伤或过度刺激导致病情加重。
5、日常护理
保持乳头清洁干燥,避免挤压乳房肿块。选择透气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哺乳期患者需排空乳汁。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戒烟酒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急性发作期需避免剧烈运动,可做轻柔的乳房按摩促进淋巴回流。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内分泌平衡,若出现发热、肿块增大等情况应及时复诊。术后患者需按医嘱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扩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