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检查有哪些
败血症的检查主要有血常规、血培养、炎症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需通过多项检查明确诊断。
1、血常规
血常规可观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显著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并伴有核左移现象。部分患者可见血小板减少,提示凝血功能异常。该检查快速简便,是筛查感染的重要指标。
2、血培养
血培养是确诊败血症的关键检查。需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不同部位静脉血,送检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阳性结果可明确致病菌种类,指导抗生素选择。为提高检出率,建议24小时内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每套包含需氧和厌氧培养瓶。
3、炎症标志物检测
包括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C反应蛋白在感染后6-8小时升高,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特异性较高,其水平变化可反映治疗效果。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和预后判断。
4、影像学检查
根据感染灶选择胸部X线、腹部超声或CT检查。肺部感染可见浸润影或实变,腹腔感染可能发现脓肿或积液。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定位原发感染灶,明确并发症如脓胸、化脓性关节炎等。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全身CT扫描可提高病灶检出率。
5、病原学检查
包括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的涂片镜检和培养。通过革兰染色初步判断细菌形态,培养结果可确定具体病原体。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能快速识别难以培养的病原体。药敏试验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尤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至关重要。
怀疑败血症时应尽早就医,检查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严格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配合医生采集标本。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相关推荐
01:55
01:54
01:53
01:44
02:0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败血症怎样会得败血症
- 2 败血症是如何形成的
- 3 什么是败血症
- 4 严重败血症因为什么
- 5 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引起败血症
- 7 败血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 8 败血症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