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
股骨干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骨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外固定支架等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复位后需定期复查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固定时间通常需要8-12周。固定期间需避免患肢负重,防止骨折端移位。
2、骨牵引
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通过克氏针穿过骨骼远端,施加持续牵引力维持骨折对位。牵引重量需根据患者体重和骨折类型调整,牵引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牵引时间通常需要4-6周,待骨折端形成纤维连接后可改为其他固定方式。
3、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明显移位的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后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可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内固定物通常需要12-18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取出。
4、髓内钉固定
适用于股骨干中段横形或短斜形骨折。通过骨髓腔内置入髓内钉实现骨折端稳定固定,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的优点。术后可早期进行关节活动,但完全负重需待骨折愈合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髓内钉远端激惹和膝关节僵硬。
5、外固定支架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通过体外支架连接穿透骨骼的固定针实现骨折固定,便于观察和处理创面。固定期间需定期消毒针道预防感染,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可考虑改为内固定。外固定支架通常需要维持3-6个月。
股骨干骨折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有助于骨折愈合。康复期间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初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逐渐过渡到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习惯可能延缓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愈合进度调整康复计划。如出现患肢肿胀加重、疼痛加剧或感觉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