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后牙活动了怎么办
洗牙后牙齿轻微活动通常是正常现象,可能与牙结石清除后牙龈暂时不适应有关。若伴随明显松动或疼痛,需警惕牙周炎等疾病。
洗牙过程中超声波震动可能使长期被牙结石固定的牙齿暂时出现轻微活动,这种松动感一般1-2周会随着牙龈组织重新附着而消失。牙龈在清除牙结石后可能出现短暂退缩,暴露出原本被包裹的牙根部位,此时牙齿对冷热刺激更敏感,但不会影响牙齿稳定性。部分人群洗牙后咬合时感觉牙齿移位,这与牙结石清除后咬合关系重新调整有关,通常3-5天即可适应。
若牙齿活动度持续加大或伴随牙龈出血化脓,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牙周炎。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洗牙后失去牙结石支撑的牙齿会出现病理性松动。重度牙周炎患者洗牙后可能出现牙齿移位,这种情况需要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长期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洗牙后牙龈愈合能力差,可能加重牙齿松动症状。
洗牙后应避免24小时内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配合含氟牙膏增强牙釉质抗敏能力。建议选择冲牙器辅助清洁牙缝,减少牙线对松动牙齿的机械刺激。日常可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帮助牙齿再矿化。若2周后牙齿仍持续松动或出现咬合疼痛,需及时进行牙周探诊和全景片检查,排除根尖周病变或颌骨囊肿等疾病。孕妇及骨质疏松患者洗牙后应增加复查频率,必要时进行血清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