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办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通过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中医调理、日常护理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遗传因素、药物或化学物质暴露、病毒感染、免疫异常、辐射损伤等原因引起。
1、免疫抑制治疗
适用于非重型及不适合移植的患儿,常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软胶囊调节异常免疫。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可能出现发热、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2、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患儿首选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术前需进行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注射液预处理。移植后可能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预防。
3、支持治疗
定期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输注机采血小板。反复输血可能引发铁过载,需配合地拉罗司分散片祛铁治疗。
4、中医调理
气血两虚型可用复方皂矾丸联合当归补血口服液,脾肾阳虚型适用右归丸。中药调理需持续3-6个月,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5、日常护理
保持居室通风消毒,避免接触宠物及盆栽土壤。饮食选择高压灭菌的软食,餐具每日煮沸消毒。进行刷牙等口腔护理时使用软毛牙刷。
家长需建立规范的用药记录表,准确记录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的服用时间及剂量变化。每日监测患儿体温及皮肤出血点,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碰撞伤。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根据三系细胞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烹饪时优先选择动物肝脏、瘦肉等富含蛋白和铁元素的食物,蔬菜水果需经浸泡去皮后食用。保持每日8-10小时睡眠,午休时间不超过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