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初期症状是什么
颅内感染初期症状主要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部僵硬、意识模糊等。颅内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头痛
颅内感染引起的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头痛可能与病原体刺激脑膜或颅内压增高有关,常伴有对光敏感、声音敏感等表现。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但需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
2、发热
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免疫反应,体温可超过38.5摄氏度且不易消退。细菌性感染可能出现寒战高热,病毒性感染多为中低度发热。患者需监测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栓等退热药物。
3、恶心呕吐
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喷射性呕吐,多与头痛伴随出现且与进食无关。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
4、颈部僵硬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部肌肉强直,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增大。该症状常见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平卧时可能出现抬腿试验阳性。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突然移动头部,确诊后需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
5、意识模糊
病原体侵袭脑实质可能导致嗜睡、谵妄或定向力障碍,提示病情进展至脑炎阶段。需密切观察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警惕癫痫发作。确诊后需静脉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抗病原体药物。
出现颅内感染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或自行服用镇痛药物。治疗期间保持环境安静,记录症状变化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需定期复查脑脊液指标,循序渐进恢复日常活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