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开颅手术肺部感染怎么办
开颅手术后肺部感染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体位引流、氧疗等方式干预。肺部感染通常由术后免疫力下降、误吸、机械通气、院内感染、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用于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等广谱病原体,伏立康唑注射液针对真菌性肺炎。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长期使用导致二重感染。
2、呼吸道管理
加强气道湿化与吸痰护理,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稀释痰液,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清除分泌物。对气管切开患者需定期消毒套管,采用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保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
3、营养支持
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高蛋白营养剂,每日蛋白摄入量需达到1.5-2g/kg体重。可添加免疫营养素如谷氨酰胺,同时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增强免疫功能,避免营养不良延缓感染恢复。
4、体位引流
采用45度半卧位减少误吸风险,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移动。对肺不张患者行体位引流治疗,将病变肺叶置于高位,配合叩击振动使分泌物向主支气管流动。
5、氧疗支持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选择鼻导管、面罩或无创通气,严重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氧分压在60mmHg以上,注意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
开颅术后患者需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日紫外线消毒,探视人员佩戴口罩。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逐步增加床旁活动量。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避免辛辣刺激。监测体温和痰液性状变化,若出现嗜睡、气促加重需立即复查胸部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