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腹泻大便带水是怎么了

2825次浏览

新生儿腹泻大便带水可能与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牛奶蛋白过敏、轮状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1、喂养不当

新生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喂养过量或过频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水分含量高,但无发热或哭闹。家长需调整喂养间隔,少量多次喂哺,哺乳后竖抱拍嗝。若为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泡。

2、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引起水样便、腹胀。可通过大便还原糖检测确诊。母乳喂养儿需添加乳糖酶,配方奶喂养儿需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症状多在3-5天内缓解。

3、肠道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损伤肠黏膜,导致蛋花汤样水便,可能伴随发热、呕吐。需化验大便常规及轮状病毒抗原。轻症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重症需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

4、牛奶蛋白过敏

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产生异常反应,除水样腹泻外还可出现湿疹、血便。母乳喂养母亲需严格忌口奶制品,配方奶喂养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症状改善需2-4周,必要时需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

5、轮状病毒感染

秋冬季高发,典型表现为喷射状水样便,每日可达10余次,易引发脱水。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补液治疗为主。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国产单价疫苗需在8月龄前完成3剂口服。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尿量及皮肤弹性,记录大便次数和性状。每次排便后及时清洁臀部,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油腻及高糖食物。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6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或腹泻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须立即就医。居家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但禁止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

相关推荐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有鼻塞、头痛、鼻出血、嗅觉减退、反复鼻窦炎等。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导致鼻腔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
新生儿手脚抽搐的原因
新生儿手脚抽搐可能由低钙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长小肉疙瘩是否与甲亢有关怎样治疗
长小肉疙瘩可能与甲亢有关,但多数情况下由其他原因引起。皮肤小肉疙瘩通常表现为皮肤纤维瘤、软纤维瘤或皮赘等,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鼻甲肥大怎么治疗比较好
鼻甲肥大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鼻甲肥大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脚丫痒脱皮怎么办
脚丫痒脱皮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脚丫痒脱皮通常由真菌感染、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湿疹、汗疱疹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