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眩晕、心悸、耳鸣、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靶器官损害等症状。
1、头痛
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发生在枕部或额部,呈搏动性疼痛,晨起时症状可能加重。这种头痛与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张力增加有关,服用降压药物后通常可缓解。严重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提示存在高血压危象风险。
2、眩晕
高血压患者常出现头晕目眩感,尤其在突然起身或体位改变时明显。这是由于血压波动影响前庭系统供血所致,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建议避免快速转头或突然起立等动作。
3、心悸
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可能自觉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这种情况需要监测心电图变化,警惕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
4、耳鸣
高血压引起的耳鸣多为双侧性,呈持续性嗡嗡声,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损伤耳蜗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这种症状在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可能减轻。
5、视物模糊
眼底动脉痉挛或硬化会导致视网膜缺血,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黑朦。严重者可出现视乳头水肿,这是高血压急症的表现之一。定期眼底检查有助于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高血压患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心电图、肾功能、眼底检查等项目,及时发现并处理靶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