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烂脚是怎么回事
血糖高烂脚通常是由糖尿病足引起的,可能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足部压力异常等因素有关。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或组织坏死,可通过控制血糖、伤口护理、药物治疗、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持续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导致足部血液循环障碍和感觉减退。高血糖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配合饮食和运动管理。
2.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会使足部痛觉迟钝,患者可能无法察觉轻微外伤。神经损伤还会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和变形,增加局部压力。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或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并避免赤足行走。
3. 血管病变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足部供血不足。表现为足部发凉、苍白、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改善循环,必要时需血管介入治疗。日常需避免吸烟和久坐。
4. 足部感染
高血糖会削弱免疫功能,足部微小伤口易发展为严重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脓性分泌物或恶臭。需及时清创,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抗生素。感染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坏疽,需截肢。
5. 足部压力异常
糖尿病足患者常合并足部畸形或胼胝,局部压力过大会导致溃疡。需穿戴减压鞋垫,避免穿紧窄鞋子。定期检查足底,及时处理鸡眼或老茧。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溃疡愈合,严重溃疡需负压引流治疗。
糖尿病足患者需每日检查双足,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烫伤和冻伤。选择透气棉袜和合脚鞋子,修剪趾甲时避免损伤。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检查。出现足部红肿、破溃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