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的两大原因
新生儿发热可能与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有关。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脱水等。
1、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发热的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可能由分娩过程中感染或出生后接触病原体引起。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通常通过母婴传播或接触感染者导致。这些感染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伴随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或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
2、非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发热的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脱水等。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因包裹过厚、室温过高导致新生儿散热不足,体温升高。脱水可能因喂养不足、腹泻等引起,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这些情况需及时调整环境温度,减少包裹,增加喂养量,必要时补充口服补液盐。若发热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可能。
新生儿发热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喂养应充足,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若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皮疹等,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等可能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定期进行新生儿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