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病毒性感冒法
预防病毒性感冒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手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合理使用防护用品等方式实现。病毒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1、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病毒性感冒的有效手段,建议每年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概率。重点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需优先接种。我国现有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可供选择,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2天自行缓解。
2、保持手卫生
正确洗手能清除90%以上病原体,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揉搓20秒以上,特别注意指缝、指甲等部位。无洗手条件时可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鼻口,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弃并洗手。
3、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饮食应包含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新鲜蔬果。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提升免疫细胞活性。长期压力过大会抑制免疫功能,可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调节。
4、避免接触传染源
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须前往时佩戴口罩。与发热、咳嗽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等物品应单独消毒。室内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用空气净化器可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
5、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挡大部分飞沫传播的病毒,佩戴时应完全遮盖口鼻,每4小时更换一次。N95口罩防护效果更佳但透气性较差,适合高风险环境使用。接触公共物品后可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手机、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含氯消毒剂需按说明书稀释使用。
预防病毒性感冒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习惯,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出现咽痛、流涕等早期症状时可增加饮水量,用淡盐水漱口缓解不适。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流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