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要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口腔护理、饮食调整、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使用抗病毒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2、对症处理
针对发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咽痛明显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症状。避免使用抗生素,因疱疹性咽峡炎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
3、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可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每日多次。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溶液轻柔清洁口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黏膜损伤。
4、饮食调整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牛奶等。避免过热、过硬、酸性食物刺激咽喉。少量多次饮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症状严重时可暂时采用鼻饲喂养。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脱水、脑炎等并发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呼吸道隔离。患儿玩具、餐具应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恢复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温和的漱口液清洁口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及痊愈后1-2周内建议居家隔离,患者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平时注意勤洗手、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