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石膏固定注意什么
骨折石膏固定后需注意观察肢体血液循环、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负重活动、定期复查及预防并发症。主要有血液循环观察、皮肤护理、活动限制、复查时机、并发症预防等要点。
1、血液循环观察
石膏固定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患肢末梢颜色、温度及感觉。若出现指甲发紫、皮温降低或麻木刺痛,可能提示石膏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需立即就医调整。日常可通过按压甲床观察毛细血管回流速度,正常应在1-2秒内恢复红润。
2、皮肤护理
石膏边缘易摩擦皮肤产生压疮,可用软布包裹边缘缓冲压力。禁止用硬物搔抓石膏内皮肤,瘙痒时可轻拍石膏表面缓解。每日检查石膏周围皮肤是否发红破损,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保持会阴部石膏清洁,排便后可用防水敷料临时保护。
3、活动限制
上肢骨折需用三角巾悬吊保护,下肢骨折须严格避免负重。翻身或移动时需托扶石膏两端整体搬动,防止石膏断裂。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4、复查时机
石膏固定后3-7天需首次复查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儿童青少年每2-3周复查一次,成人每4-6周复查。若石膏松动、断裂或出现异常疼痛、异味,应立即就诊。拆除石膏时间需根据骨折愈合程度决定。
5、并发症预防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拆除石膏后需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石膏综合征,表现为持续疼痛伴感觉异常。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预防感染。冬季注意石膏内肢体保暖,避免冻伤。
骨折石膏固定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骼愈合。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愈合速度。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恢复训练,初期可使用热敷缓解肌肉僵硬,后期结合水疗等物理治疗改善功能。日常活动时注意防跌倒,使用助行器具辅助行走,直至患肢完全恢复承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