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怎么回事
腰肌劳损可能由长期姿势不良、腰部肌肉急性扭伤、腰椎退行性变、寒冷潮湿环境刺激、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中医推拿、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长期姿势不良
久坐久站或长期保持弯腰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乳酸堆积引发酸痛。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靠垫,避免睡过软床垫。游泳和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
2、腰部肌肉急性扭伤
搬抬重物时发力不当可能造成竖脊肌、腰方肌等肌肉拉伤,表现为突发性剧痛伴活动受限。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3天,48小时内冷敷后改为热敷,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炎症反应。
3、腰椎退行性变
椎间盘突出或腰椎小关节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除腰痛外常伴下肢放射痛。X线或MRI可明确病变程度,轻中度患者可采用牵引治疗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减压。
4、寒冷潮湿环境刺激
低温导致肌肉痉挛收缩,湿度增加会加重炎症反应。冬季需注意腰部保暖,使用电热毯预热床铺,阴雨天可佩戴自发热护腰。既往有劳损病史者应避免冷水浴,淋浴后及时擦干腰部皮肤。
5、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或长期服用激素者易出现椎体微骨折,疼痛呈持续性且夜间加重。骨密度检查可确诊,需补充碳酸钙D3片联合阿仑膦酸钠片,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依降钙素注射液。
腰肌劳损患者日常应避免提超过5公斤的重物,坐姿保持腰部与椅背完全贴合,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建议每周进行3次以上小燕飞或五点支撑训练,每次持续15分钟以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注意补充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食物,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不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需就医排除椎管内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