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会疱疹病毒感染
疱疹病毒感染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疱疹病毒感染可通过避免高危接触、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规范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或治疗。
1、直接接触传播
疱疹病毒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直接接触传播,例如接吻、性接触等。单纯疱疹病毒1型常通过口腔分泌物传播,导致口唇疱疹;单纯疱疹病毒2型多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疱疹。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簇集性水疱、灼痛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软膏等外用抗病毒药物,严重时需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
2、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若感染疱疹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新生儿感染后可出现皮肤疱疹、脑炎甚至多器官衰竭。妊娠期发现生殖器疱疹需及时就医,分娩时若存在活动性皮损建议选择剖宫产。哺乳期母亲出现乳房疱疹应暂停母乳喂养,可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预防婴儿眼部感染。
3、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餐具等物品可能造成间接传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此途径传播,导致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常有发热、瘙痒性皮疹等症状。日常应注意个人物品消毒,感染者衣物需单独清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泛昔洛韦胶囊,配合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4、飞沫传播
水痘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能传播病毒。易感人群吸入后可能引发水痘,表现为全身性疱疹伴发热。流行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接种水痘疫苗。已感染者需隔离至疱疹结痂,可口服阿昔洛韦颗粒,皮损处涂抹酞丁安搽剂。
5、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增加疱疹病毒感染风险。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可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伴神经痛。建议定期检测免疫功能,必要时皮下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出现沿神经分布的带状水疱时,需联合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控制神经痛。
预防疱疹病毒感染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确诊后遵医嘱规范治疗。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带状疱疹痊愈后可能遗留神经痛,可配合物理治疗缓解症状。育龄期女性孕前建议进行优生五项检查,排除潜在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