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压痛是怎么回事
胃结石的高发人群主要有长期空腹进食柿子或黑枣者、胃动力障碍患者、咀嚼功能较差的老年人、胃部手术后患者以及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者。
1、长期空腹进食柿子或黑枣者
柿子与黑枣富含鞣酸和果胶,空腹食用时易与胃酸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逐渐凝结成胃结石。这类人群需避免空腹食用高鞣酸食物,餐后2小时再进食此类水果可降低风险。若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
2、胃动力障碍患者
胃轻瘫或糖尿病胃病患者胃排空延迟,食物滞留时间延长,未消化的植物纤维与黏液易形成结石核心。这类人群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早饱等症状,需通过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改善胃排空功能,同时定期监测胃石形成情况。
3、咀嚼功能较差的老年人
牙齿缺失或义齿不适的老年人常囫囵吞咽食物,未充分嚼碎的植物纤维更易在胃内沉积。此类人群应优先选择软烂食物,避免食用芹菜、竹笋等粗纤维食材,必要时可补充消化酶如胰酶肠溶胶囊帮助分解食物残渣。
4、胃部手术后患者
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患者胃酸分泌减少、解剖结构改变,食物易在残胃潴留形成结石。术后患者需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高纤维饮食,定期复查胃镜。若发现胃石可考虑内镜下碎石术治疗。
5、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者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长期使用会降低胃酸浓度,影响食物分解效率,增加植物性胃石形成概率。用药期间应限制柿子、山楂等食物的摄入量,出现持续腹胀时需排查胃石可能。
预防胃结石需针对性调整饮食习惯,高危人群应减少鞣酸含量高的食物摄入,保证充分咀嚼,餐后适当活动促进胃排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改善胃动力,胃部手术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呕吐或体重下降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胃石引发胃溃疡或肠梗阻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