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病毒怎么消毒
水痘病毒可通过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高温煮沸等方式灭活。水痘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但需针对性消毒才能有效阻断传播。
含氯消毒剂是灭活水痘病毒的首选方式,常用有效氯浓度为500-1000mg/L的84消毒液,需按说明书比例稀释后使用。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可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衣物床单等织物可浸泡消毒30分钟后常规清洗。需注意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配制时戴手套口罩,避免与洁厕灵混用。
紫外线对水痘病毒有显著灭活效果,直接照射30分钟以上可使病毒失去活性。适用于不耐高温和化学消毒的物品,如书籍、玩具等。需确保紫外线灯功率不低于40μW/cm²,照射时物品摊开无遮挡,注意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和塑料。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消毒时需清空房间,结束后通风30分钟。
高温煮沸是最简便的灭活方式,100℃持续煮沸15分钟可彻底杀灭病毒。适用于餐具、毛巾等耐热物品。不耐高温的塑料玩具可用70℃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蒸汽消毒同样有效,蒸汽温度达100℃时维持5分钟即可。处理污染物时需先清洁后消毒,有机物残留会影响消毒效果。
水痘病毒在痂皮干燥后传染性显著降低,但痂皮脱落前仍需做好环境消毒。患者居住房间应每日消毒1-2次,重点处理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部位。患者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覆盖30分钟后清理。消毒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者痊愈后建议对居室进行终末消毒。
水痘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寝具,污染物消毒前避免与他人接触。护理人员操作时需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消毒后规范洗手。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病例时,需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患者痂皮完全脱落前应居家隔离,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