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击综合症如何治疗
肩峰撞击综合征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运动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疾病通常与肩关节结构异常、肩袖肌腱退变、反复过度使用肩关节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慢性期使用超声波或短波透热治疗促进炎症吸收。日常避免提重物及过顶动作,睡眠时垫高患肢减轻压力。部分患者需佩戴肩关节支具限制活动。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有助于减轻肩周肌肉痉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但需警惕成瘾性。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局部注射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肩峰下间隙糖皮质激素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每年不超过3-4次。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对肌腱修复有一定帮助,但需多次治疗。
4、运动康复训练
症状缓解后应进行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如弹力带肩外旋、墙壁俯卧撑等。逐步增加肩关节活动度练习,包括钟摆运动、爬墙训练。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适合早期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考虑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切除骨赘,或肩袖修复术处理合并的肌腱损伤。术后需严格遵循6-12周的康复计划,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逐步加入力量训练。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圆肩,工作间隙做肩部放松操。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肩关节灵活性,但需避免自由泳等过度上举动作。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软组织修复,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若夜间疼痛加重或出现肌肉萎缩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