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呛奶和吐奶的区别
新生儿呛奶和吐奶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呛奶是指奶液误入气管引发呛咳,吐奶则是胃内容物从口腔被动溢出。两者在发生机制、表现及风险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呛奶通常由喂养姿势不当或婴儿吞咽协调性差导致,表现为突然咳嗽、面色发红或发绀,严重时可引发吸入性肺炎。需立即停止喂养并拍背帮助清理气道,必要时就医。吐奶多因胃贲门发育不全或喂养过量,奶液从嘴角缓慢流出,婴儿无痛苦表情,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可通过少量多次喂养、拍嗝等方式减少发生。
呛奶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可能阻塞呼吸道需紧急处理。吐奶多为暂时性胃肠功能不成熟的表现,随着月龄增长会逐渐改善。若吐奶频繁伴随体重不增、呕吐物带血或胆汁,需警惕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或消化道畸形。
家长喂养时应保持45度半卧位,奶瓶奶孔大小适宜,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发现呛奶立即采用头低脚高位拍背,吐奶后及时清洁口鼻。记录呛奶/吐奶频率、伴随症状,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出现呼吸异常、反复呛咳或喷射性呕吐时需及时儿科就诊。日常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避免过度喂养及立即平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