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太少了怎么治疗
月经量太少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中药调理、西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月经量减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适量增加富含铁元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贫血状态,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过度节食或长期素食,保证每日热量摄入满足基础代谢需求。可搭配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熬粥饮用。
2、改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每周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等。减轻精神压力可通过冥想、呼吸训练等方式调节。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
3、中药调理
气血不足者可遵医嘱使用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肾虚型患者适合服用左归丸或右归丸。中药汤剂需由中医师辨证开具,常见基础方包括四物汤、归脾汤等。
4、西药治疗
雌激素水平低下者可短期使用戊酸雌二醇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地屈孕酮片调节周期。甲状腺功能异常需配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所有西药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5、手术治疗
宫腔粘连患者需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复粘。子宫内膜严重损伤者可考虑子宫内膜移植术。输卵管阻塞合并月经量少时可能需要腹腔镜探查术。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量变化,使用月经杯或卫生巾称重法量化评估。突然出现的月经量锐减或伴随闭经、头痛、视力变化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注意腰腹部保暖,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若备孕期间出现月经异常应尽早就诊生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