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掉了出血怎么办
牙齿掉了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清洁伤口、冷敷消肿、药物止血、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牙齿脱落出血通常由外伤、牙周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口腔手术、龋齿等因素引起。
1、压迫止血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棉球紧压出血部位15-30分钟,压力需持续均匀。避免频繁查看伤口,以免影响凝血过程。若出血渗透敷料,可叠加新纱布继续压迫。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外伤性牙齿脱落出血。
2、清洁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常温纯净水轻柔冲洗口腔,清除血块和异物。禁止使用牙刷摩擦伤口,可用棉签蘸取消毒液清洁周围牙龈。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但冲洗时需避开正在出血的创面。
3、冷敷消肿
将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面颊对应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缓解组织肿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不宜超过24小时。
4、药物止血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粉、吸收性明胶海绵、凝血酶冻干粉等局部止血药物。严重出血需配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或酚磺乙胺片等全身性止血药。使用药物前需确认无过敏史。
5、及时就医
若出血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有头晕等失血症状,应立即就诊。牙医会进行创面缝合、电凝止血等专业处理,必要时需拍摄X光片排除颌骨骨折。对于病理性牙齿脱落还需治疗原发疾病。
牙齿脱落后的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热、过硬食物,选择温凉流质饮食。保持头部抬高姿势睡眠,减少局部血流压力。恢复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遵医嘱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和牙周疾病,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并掌握正确刷牙方法。若为外伤导致牙齿完整脱落,可将牙齿浸泡在生理盐水中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