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骤停的原因
老年人心脏骤停可能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引起。心脏骤停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就医。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引发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大汗淋漓等症状。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严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老年人心肌纤维化、传导系统退行性变易诱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晕厥等症状。可应用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3、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时易发生心脏骤停。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导致心输出量骤减,多伴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需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行机械辅助循环支持。
4、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均可诱发心脏骤停。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利尿剂使用不当易造成电解质失衡。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根据血电解质结果补充氯化钾缓释片或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高钾。
5、药物不良反应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引发心脏骤停。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致药物代谢减慢,更易发生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使用地高辛特异性抗体片段等解毒剂。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及时就医,有冠心病病史者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