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胃炎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可控的慢性疾病,但若出现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则可能增加癌变风险。
慢性胃炎根据胃黏膜损伤程度可分为非萎缩性和萎缩性两类。非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嗳气等症状,通过规范治疗和饮食调整通常可有效控制。萎缩性胃炎伴随胃腺体减少或消失,胃酸分泌功能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这类病理改变与胃癌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
少数慢性胃炎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病变。若出现持续上腹痛、体重下降、呕血黑便等症状,或胃镜提示黏膜糜烂、溃疡等合并症时,病情相对较重。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持续感染可能导致病情进展。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萎缩性胃炎常伴随恶性贫血,需定期监测胃功能和维生素B12水平。
慢性胃炎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及腌制食物,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咖啡摄入。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蒸蛋等,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胃部负担。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胃镜复查对萎缩性胃炎患者尤为重要,发现癌前病变应及时干预。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严格完成抗生素疗程,治疗后复查确认根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