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牙龈肿痛是怎么回事
哺乳期牙龈肿痛可能由激素变化、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刺激、龋齿或牙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调整、饮食管理、局部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激素变化
哺乳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肿胀疼痛。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即可逐渐缓解。若疼痛明显,可用淡盐水漱口帮助消炎。
2、口腔卫生不良
哺乳期疲劳可能忽略口腔护理,食物残渣堆积引发细菌滋生,刺激牙龈发炎。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理牙缝。哺乳期可用含氟牙膏,但刷牙后需彻底漱净避免婴儿摄入。
3、饮食刺激
过量摄入高糖或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牙龈。哺乳期应减少甜食、酸性水果和坚硬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有助于牙龈修复。
4、龋齿
哺乳期钙质流失可能加速龋齿发展,龋洞接近牙髓时会引发牙龈连带肿痛。需及时就医进行补牙,哺乳期可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等安全材料。避免使用含肾上腺素类麻醉剂。
5、牙周炎
妊娠期牙龈炎可能延续至哺乳期发展为牙周炎,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需专业牙周刮治,哺乳期可安全使用甲硝唑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药物控制感染。
哺乳期牙龈肿痛期间应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哺乳后可用冷藏纱布包裹冰块外敷面部消肿。每日用指腹轻柔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选择小头软毛牙刷减少刺激。若出现发热或脓液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可继续哺乳但需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保持充足睡眠和饮水有助于增强口腔自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