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鼻窦炎的原因有哪些
鼻窦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鼻窦炎最常见的病因,多由感冒病毒引起。病毒侵入鼻窦黏膜后,会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进而堵塞鼻窦开口。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多为急性,可通过休息、多喝水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奥司他韦胶囊等。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时,鼻窦分泌物常呈脓性,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细菌性鼻窦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要进行鼻窦穿刺引流。
3、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出现鼻窦黏膜水肿,导致鼻窦引流不畅,引发鼻窦炎。这类患者通常伴有打喷嚏、鼻痒等症状。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必要时可进行脱敏治疗。
4、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结构异常可阻碍鼻窦通气引流,增加鼻窦炎发生概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鼻塞、面部压迫感等症状。轻度结构异常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等。
5、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鼻窦感染风险。这类患者鼻窦炎症状可能较重且易反复发作。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遵医嘱使用适当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预防鼻窦炎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感冒时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做好环境控制,避免接触过敏原。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若出现持续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超过10天,或伴有高热、视力变化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