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红肿变厚怎么办
耳洞红肿变厚可通过消毒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瘢痕增生、异物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消毒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清洁耳洞及周围皮肤,避免触碰脏污。更换纯金或纯银耳钉减少刺激,暂停佩戴耳饰直至炎症消退。若出现脓性分泌物,需用棉签轻柔清理。
2、外用药物
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控制细菌感染,瘢痕增生者可联合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过敏反应需停用致敏耳饰,局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3、口服药物
感染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瘢痕体质者可短期服用曲尼司特胶囊。过敏患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合并疼痛可加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4、穿刺引流
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用无菌针头穿刺排脓,术后放置引流条并每日换药。操作前后需严格消毒,避免继发感染。
5、手术切除
反复发作的瘢痕疙瘩需手术切除,配合术后放射治疗或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抑制复发。术中会彻底清除增生组织并精细缝合。
日常应选择透气性好的钛合金或生物陶瓷耳饰,打耳洞后至少6周内避免频繁更换耳钉。游泳、洗澡时用防水贴保护创面,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红肿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特异性感染。瘢痕体质者打耳洞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