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血是怎么回事
盆腔积血可能由异位妊娠破裂、黄体破裂、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外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剧痛、肛门坠胀感、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可通过超声检查、后穹窿穿刺等方式确诊,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1、异位妊娠破裂
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可能导致输卵管等部位破裂出血。典型症状为停经后突发单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伴面色苍白及休克表现。需紧急行腹腔镜手术止血,术后可配合益母草颗粒、桂枝茯苓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2、黄体破裂
月经周期中黄体血管自发破裂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表现为排卵期后突发腹痛。轻度出血可服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严重者需行卵巢修补术。建议月经后半周期避免腹部受压动作。
3、盆腔炎症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发输卵管积脓破裂时,会出现发热伴持续性腹痛。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抗感染,形成脓肿者需穿刺引流。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蚀血管可能导致陈旧性积血,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服用散结镇痛胶囊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腹腔镜清除病灶。建议经期使用暖宫贴局部热敷。
5、外伤因素
骨盆骨折或妇科手术损伤血管时,会出现迅速增大的血肿伴失血性休克。需立即输血并手术缝合止血,术后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促进淤血吸收。康复期避免负重活动。
盆腔积血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恢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饮食宜选择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有助于缓解盆腔充血,但禁止在出血未控制时进行。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干燥,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若出现头晕、腹痛加剧等表现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