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眼皮上长个疙瘩
小儿眼皮上长疙瘩可能是麦粒肿、霰粒肿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1、麦粒肿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初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随后可能形成黄色脓点。家长可用清洁毛巾热敷5-10分钟,每日3-4次,帮助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医生可能开具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避免让孩子揉眼,保持眼部卫生。
2、霰粒肿
霰粒肿是睑板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因腺体出口阻塞导致。表现为无痛性硬结,表面皮肤可推动。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较大的可能需要医生行霰粒肿刮除术。家长需注意观察疙瘩变化,若持续增大或影响视力需及时复诊。
3、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导致眼睑水肿性丘疹,常伴瘙痒和流泪。家长应记录孩子接触史,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冷敷可缓解瘙痒,但需防止冻伤。
4、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分泌物潴留形成囊性肿物,质地柔软且生长缓慢。若继发感染会出现红肿疼痛。家长不要自行挤压,医生可能建议感染控制后行手术切除。平时注意清洁孩子眼周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
5、传染性软疣
由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表现为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具有接触传染性,家长应避免孩子抓挠。医生可能采用液氮冷冻或刮除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患儿毛巾应单独清洗消毒。
家长发现孩子眼皮长疙瘩时,应避免挤压或自行用药。保持孩子双手清洁,修剪指甲防止抓伤。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维生素A、C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猕猴桃。注意观察疙瘩大小、颜色变化及是否影响睁眼。若伴随发热、视力模糊或疙瘩快速增大,须立即就医。定期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孩子眼睑边缘,但避免直接接触眼球。外出时可给孩子佩戴宽檐帽减少灰尘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