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怎么检查治疗
慢性咽喉炎可通过喉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慢性咽喉炎通常由长期用声过度、胃酸反流、过敏反应、病原体感染、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喉镜检查
喉镜检查是诊断慢性咽喉炎的主要手段,通过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可直接观察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增生等病变情况。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过程中可能引发轻微恶心感,但通常无显著疼痛。喉镜能清晰显示声带、会厌等结构的异常变化,对鉴别肿瘤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2、病理活检
对于存在黏膜白斑、溃疡等可疑病变的患者,需在喉镜引导下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可明确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操作时使用局部麻醉,创口约1-2毫米,术后需禁食辛辣食物2小时。病理结果能区分特异性炎症与非特异性炎症,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制定。
3、影像学检查
颈部CT或MRI适用于评估深部组织受累情况,当怀疑咽喉周围间隙感染、肿物压迫时需进行此项检查。CT能清晰显示软骨破坏、淋巴结肿大等征象,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增强扫描需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室内湿度40%-60%,用声不超过2小时/日。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少胃酸反流,外出佩戴口罩能降低空气污染刺激。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毫升,可饮用蜂蜜水缓解咽干症状。
5、药物治疗
反流性咽喉炎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过敏性咽喉炎推荐氯雷他定片抗组胺。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慢性增生型可局部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清喉利咽颗粒等对缓解症状有帮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
慢性咽喉炎患者应建立每日咽喉保湿习惯,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建议每半年复查喉镜监测病情变化,合并胃食管反流者需晚餐后3小时再平卧。嗓音工作者需接受专业发声训练,教师等职业建议课间使用扩音设备。若出现持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痰中带血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恶性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