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如何防治
小儿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等方式防治。过敏性鼻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免疫功能异常、鼻黏膜屏障受损、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
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常见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尘螨过敏患儿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套,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对动物皮屑过敏者应避免饲养宠物,已饲养家庭需保持宠物清洁并限制活动区域。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过敏原和炎性介质。推荐使用专用洗鼻器,每日1-2次,冲洗时保持头部倾斜避免呛咳。该方法安全无副作用,特别适合不愿服药的幼儿,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症状。
3、药物治疗
症状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颗粒。严重鼻塞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4、免疫治疗
对尘螨等明确单一过敏原的中重度患儿,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逐渐提高耐受性。治疗周期3-5年,有效率较高,能改变疾病自然进程。需在专业机构进行,治疗初期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5、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悬浮过敏原。卧室避免铺设地毯、摆放毛绒玩具,书籍需密闭存放。外出归来及时更换衣物,睡前沐浴清除头发和皮肤上的过敏原。家庭成员应戒烟,避免使用刺激性气味的清洁用品。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变化,记录发作诱因和时间规律。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保持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雾霾天避免户外活动。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持续鼻塞影响睡眠、反复鼻出血或伴随喘息等症状,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是否合并鼻窦炎或哮喘。长期用药患儿需定期随访,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