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怎么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见原因有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免疫力低下、长期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等。肺结核可通过飞沫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
1、与患者密切接触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期共处密闭空间时,吸入含菌飞沫的概率显著增加。特别是未佩戴口罩的面对面交谈、共同生活等场景更易传播。建议接触者及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2、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老年人等群体因免疫功能受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下降。免疫缺陷会导致潜伏感染复燃或新发感染快速进展,这类人群需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3、长期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导致淋巴细胞功能减弱,维生素D缺乏影响巨噬细胞抗菌活性。长期素食、消化吸收障碍患者更易感染,需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并适当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4、合并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糖环境利于结核菌繁殖。尘肺病患者肺部清除功能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气道防御机制受损,这些基础疾病会使结核感染风险增加3-5倍,需严格控制原发病。
5、环境因素
居住空间拥挤、通风不良的集体生活环境如监狱、宿舍等,会增加飞沫浓度和暴露时间。潮湿阴暗环境利于细菌存活,建议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
预防肺结核需注意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高危人群可接种卡介苗;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咳嗽、午后低热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治疗期间须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家庭成员应分室居住,患者佩戴口罩并妥善处理痰液,保持环境通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