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以引起肾病吗
高血压可以引起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小球损伤和肾功能下降。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夜尿增多等症状。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持续升高的血压会直接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出现蛋白尿。同时高血压还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缺血萎缩,肾单位逐渐减少。这种损害通常是渐进性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容易被忽视。随着病程延长,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少数情况下,恶性高血压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急性肾损伤。这种急进性高血压可引发肾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临床表现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伴随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快速恶化。这种情况较为危急,需要立即就医处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的双向关系,即肾脏疾病本身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内有助于预防肾损害。日常生活中需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已出现肾损害的患者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降压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