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来月经什么症状
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可能出现下腹坠痛、经量异常、发热等症状。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月经期免疫力下降可能加重原有炎症反应。
1、下腹坠痛
月经期盆腔充血会加剧炎症刺激,表现为持续性下腹坠胀或刺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这种疼痛在经期前1-2天开始加重,活动或性交后更明显。患者常伴有肛门坠胀感,严重时需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痛药物缓解。
2、经量异常
炎症影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可能导致月经量明显增多且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可见暗红色血块。长期经量过多可能引发贫血,需检查血常规。若合并子宫内膜炎,可能出现经间期点滴出血现象。
3、发热畏寒
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38℃以上高热,伴随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盆腔炎患者多为低热,体温波动在37.3-37.8℃。发热期间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4、异常分泌物
经血中可能混杂黄色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伴有明显异味。非经期白带量多呈豆腐渣样或泡沫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感染。需配合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进行局部治疗。
5、排尿不适
炎症波及膀胱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但尿常规检查常无异常。严重者伴随排尿刺痛感,与月经期尿道黏膜充血有关。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必要时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控制尿路感染。
盆腔炎患者月经期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经期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腹痛加剧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进行盆腔超声检查,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炎症扩散导致输卵管粘连等后遗症。慢性盆腔炎患者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帮助消除盆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