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水自己能自愈吗
耳朵流水一般不能自愈,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耳朵流水通常由外耳道或中耳病变导致。外耳道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道红肿疼痛伴黄色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中耳炎常见于感冒后,脓液积聚压迫鼓膜可导致穿孔流脓,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配合鼻腔减充血剂。鼓膜穿孔除感染外,还可能由外伤或气压伤引起,急性期需避免进水并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少数情况下,耳道湿疹或真菌感染也会导致渗出液,表现为耳道瘙痒伴白色絮状分泌物,需用硼酸酒精滴耳液抑制真菌生长。颅底骨折引起的脑脊液耳漏属于急症,需立即神经外科干预。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诱发胆脂瘤,需手术清除病灶。
日常应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避免用棉签过度掏耳。游泳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外耳道。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听力下降、眩晕或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延误治疗可能引起颅内感染或永久性听力损伤。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注意避免奶水流入耳道,发现异常分泌物应及时清理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