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怎么得的啊
宫颈癌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长期吸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多个性伴侣及过早性生活等因素引起。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其他因素包括长期口服避孕药、多孕多产、营养不良等。
1、HPV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16和HPV18型占70%以上。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浸润癌。预防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定期宫颈癌筛查。治疗需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药物可选用干扰素栓、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
2、吸烟行为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损伤宫颈细胞DNA,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HPV感染后癌变风险。吸烟者宫颈粘液中尼古丁代谢物浓度升高,可能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戒烟可降低风险,同时需配合阴道镜检查。出现异常出血时需使用宫血宁胶囊、断血流片、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止血。
3、免疫抑制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免疫功能受损,清除HPV能力下降,癌变概率显著增加。这类人群需要更频繁的宫颈癌筛查,每6-12个月进行TCT和HPV检测。免疫调节可使用胸腺肽肠溶片、匹多莫德分散片、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药物。
4、性行为因素
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都会增加HPV暴露机会。性交时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但无法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出现接触性出血需及时做阴道镜活检,药物可用抗宫炎片、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等。
5、激素影响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超过5年可能改变宫颈上皮特性,增加癌变风险。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会促进HPV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建议改用屏障避孕法,定期做宫颈防癌检查。相关治疗药物包括桂枝茯苓胶囊、丹莪妇康煎膏、红金消结片等。
预防宫颈癌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早性行为,固定性伴侣,使用避孕套,接种HPV疫苗。30岁以上女性应每3年做TCT检查,或每5年做HPV检测。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