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个什么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累及手足小关节,可能伴随关节外器官损害。
1、病因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免疫紊乱相关。HLA-DR4基因携带者患病风险增高,吸烟和感染可能触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滑膜炎症增生,最终破坏软骨和骨组织。
2、典型症状
晨僵持续超过1小时是特征性表现,关节肿胀疼痛呈对称分布,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疾病进展可出现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关节畸形。
3、关节外表现
约30%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多位于肘关节伸侧。可能合并间质性肺病、心包炎、巩膜炎等系统损害,血清学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阳性。
4、诊断标准
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2010年ACR/EULAR分类标准要求累计评分≥6分,包括受累关节数、血清学指标、急性期反应物和症状持续时间等维度。
5、治疗原则
早期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生物制剂如注射用依那西普可用于中重度患者,严重关节畸形需行滑膜切除术或关节置换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度关节活动,避免寒冷刺激,建议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