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及治疗方法
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发凉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间歇性跛行
行走时出现肌肉酸痛或痉挛,休息后缓解,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早期可通过戒烟、控制血压血糖、步行锻炼改善症状,若进展需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沙格雷酯片等药物延缓斑块进展。
2、静息痛
肢体在安静状态下持续疼痛,提示缺血加重。可能与动脉完全闭塞有关,常伴随皮肤苍白、趾端溃疡。需联合使用贝前列素钠片、西洛他唑片改善微循环,严重时需血管旁路移植术。
3、肢体发凉
患侧肢体温度明显低于对侧,触摸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与血流灌注不足相关,需注意保暖避免冻伤,可遵医嘱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4、皮肤改变
出现皮肤变薄、毛发脱落、趾甲增厚等营养不良表现。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预防溃疡,合并感染时加用头孢呋辛酯片。
5、组织坏死
晚期可见足趾或足跟部发黑坏疽,常伴剧烈疼痛。此时需紧急行血管腔内成形术或截肢手术,术后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需严格戒烟限酒,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饮食上控制每日盐摄入低于5克,增加深海鱼类和燕麦摄入以调节血脂。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3个月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新发疼痛或溃疡时立即就医。冬季注意肢体保暖,避免穿过紧鞋袜,修剪趾甲时防止皮肤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