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外伤脱落应急处理方法
牙外伤脱落可通过立即再植、清洁保存、控制出血、及时就医、避免二次损伤等方式处理。牙外伤通常由外力撞击、运动损伤、交通事故、跌倒磕碰、暴力冲突等原因引起。
1、立即再植
若牙齿完整脱落且牙槽窝无明显污染,可尝试即刻再植。用手捏住牙冠部,避免触碰牙根,将牙齿轻柔复位至牙槽窝内,咬合干净纱布或手帕固定。再植成功率与离体时间呈负相关,30分钟内再植存活概率较高。
2、清洁保存
若无法立即再植,需妥善保存离体牙。用生理盐水或冷牛奶冲洗牙齿表面污物,避免刮擦牙根。可将牙齿置于生理盐水、鲜牛奶或唾液保存液中,切忌干燥保存或用水浸泡。乳牙脱落无须再植,但需携带离体牙就诊以判断牙胚损伤。
3、控制出血
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条按压出血部位15-20分钟。若出血持续,可用茶包含敷创面,单宁酸有助于凝血。避免频繁漱口或吮吸伤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保持镇定,防止哭闹加重出血。
4、及时就医
无论是否再植成功,均需在1小时内前往口腔急诊。医生会进行X线检查评估牙槽骨骨折情况,采用夹板固定再植牙,并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部分病例需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或根尖诱导成形术。
5、避免二次损伤
应急处理后应避免用患牙咀嚼,2周内进食软食。运动时佩戴定制牙托,夜间使用颌垫防止磨牙。再植牙可能出现牙根吸收或牙冠变色,需定期复查。若出现松动、疼痛或牙龈肿胀,需立即复诊。
牙外伤脱落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可适量食用鸡蛋羹、鱼肉泥、西蓝花等食物。再植牙存活后仍需每3-6个月复查牙髓活力,儿童患者需监测恒牙发育情况。建议日常活动中做好防护措施,如乘车系安全带、运动佩戴护齿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