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疹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急疹一般是指幼儿急疹,需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避免抓挠皮疹、防止交叉感染。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突发高热和热退疹出。
1、观察体温变化
幼儿急疹初期会出现持续3-5天的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更为安全。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进行退热,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发热期间要让患儿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2、保持皮肤清洁
皮疹出现后多为玫瑰色斑丘疹,多从躯干开始蔓延至四肢。家长需用温水轻柔擦洗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沐浴露。可选用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保湿乳如凡士林婴幼儿润肤霜涂抹皮肤。皮疹部位禁止使用酒精、碘伏等消毒剂擦拭,也不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
3、补充水分
高热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家长要少量多次给患儿补充温开水、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稀释的苹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可准备电解质饮料如宝矿力水特等补充钠钾离子,但要避免含咖啡因的饮品。观察患儿尿量应保持每3-4小时排尿一次,尿液颜色呈淡黄色为宜。
4、避免抓挠皮疹
皮疹可能伴有轻微瘙痒,要修剪患儿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洁。可给患儿穿着全棉连体衣减少摩擦,夜间可戴纯棉手套。若瘙痒明显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禁止在皮疹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刺激性物质。
5、防止交叉感染
患儿在发热期和出疹期均具有传染性,应单独使用餐具并每日煮沸消毒。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避免与孕妇及其他婴幼儿密切接触。患儿居住房间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痊愈后要对玩具、床单等物品进行暴晒或消毒液擦拭。
幼儿急疹期间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外出受凉。饮食以易消化的米粥、面条为主,可适量添加胡萝卜泥、苹果泥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皮疹消退后1-2周内免疫力仍较低,要避免接种疫苗或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5天、皮疹化脓、嗜睡或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可能。多数患儿在7-10天可完全康复,家长无须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