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肚子疼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短时间内进食过多生冷、辛辣或油腻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阵发性绞痛或胀痛,常伴有恶心、嗳气等症状。建议暂停进食并饮用温水,用热毛巾敷于腹部帮助缓解痉挛。若症状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呕吐腹泻,需就医排除食物中毒。
2、胃肠功能紊乱
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隐痛或钝痛,疼痛位置不固定,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可通过规律进食、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平衡。
3、急性胃肠炎
病原体感染引发的胃肠黏膜炎症通常导致脐周绞痛,伴有发热、水样便等症状。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或诺如病毒感染有关。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细菌性感染时可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
4、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肠道疾病常表现为餐后下腹绞痛,排便后缓解,症状可能持续数月。发病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需避免摄入乳糖、果糖等诱发物质。发作期可遵医嘱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蠕动,配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修复黏膜。
5、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移动至输尿管时引发侧腹部刀割样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伴有血尿、尿频。CT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5毫米以下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日常应注意记录疼痛发作时间、部位与饮食关联性,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或酒精。急性剧烈腹痛持续2小时不缓解,或出现板状腹、意识模糊时须立即就医。慢性腹痛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腹部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