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症状都有哪些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下降、手抖、易怒等。甲亢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1、心悸
甲亢患者常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规则,静息心率可能超过100次/分,运动后加重。这与甲状腺激素直接刺激心肌细胞、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敏感性有关。伴随症状可能有胸闷、活动后气促,严重者可出现房颤。需通过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检查鉴别。
2、多汗
由于代谢率增高,患者易出现全身多汗、怕热,尤其在夜间明显。皮肤常温暖潮湿,部分人伴有低热。需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区分。保持环境通风、选择透气衣物有助于缓解。
3、体重下降
尽管食欲亢进,患者体重仍进行性减轻,1-3个月内可下降5-10公斤。这与甲状腺激素促进分解代谢、加速糖脂消耗有关。需监测血糖排除糖尿病,同时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4、手抖
手指细微震颤是甲亢特征性表现,尤以双臂平伸时明显,严重者影响持物和书写。这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相关。需与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鉴别。限制咖啡因摄入可减轻症状。
5、易怒
情绪波动大、焦虑烦躁常见,部分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干扰中枢神经递质平衡。心理疏导很重要,家属应避免冲突刺激。若合并抑郁需排除双相障碍。
甲亢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内分泌;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调整药物剂量;出现高热、心律失常等甲亢危象前兆时需立即急诊。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可适当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若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治疗后1周内需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