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牙套掉了怎么办
金属牙套脱落可通过重新粘接、临时固定、保持清洁、避免硬食、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金属牙套脱落通常由粘接剂失效、外力撞击、进食不当、口腔卫生不良、牙体形态异常等原因引起。
1、重新粘接
牙套脱落后若保存完好,可由正畸医生使用专用粘接剂重新固定。粘接前需清洁牙面和托槽,确保无唾液和食物残渣干扰。避免自行使用胶水等非医用材料粘接,可能损伤牙釉质或导致托槽错位。
2、临时固定
就医前可用正畸蜡包裹脱落托槽的尖锐边缘,防止刮伤口腔黏膜。若钢丝末端突出,可用干净棉球或软蜡覆盖。切忌自行剪断弓丝,可能影响整体矫治力系统。
3、保持清洁
脱落后需加强口腔清洁,用软毛牙刷轻柔刷洗脱落区域,配合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防止刺激暴露的牙面或牙龈组织。
4、避免硬食
暂时避免咀嚼坚果、硬糖等坚硬食物,减少对松动牙套的二次冲击。建议选择粥类、面条等软质食物,用未脱落侧牙齿进行咀嚼。
5、及时就医
需在24-48小时内预约正畸医生处理。长期未固定的托槽可能导致邻牙移位或矫治周期延长。若伴随牙龈出血、牙齿剧烈疼痛等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
日常需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和牙缝刷清洁托槽周围,每日至少清洁三次。避免啃咬笔帽等硬物习惯,定期复查检查粘接强度。矫治期间可配合含氟漱口水预防脱矿,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托槽清洁。若反复出现脱落需排查是否存在咬合干扰或粘接技术问题,必要时更换为自锁托槽等脱落率较低的矫治器。